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教研
湘江中学加强集体备课的做法
时间:2014-08-25 点击次数:
湘江中学加强集体备课的做法
加强集体备课,团结协作、资源共享是我们学校对教师团队的整体要求。
教研组的活动由于牵涉的教师多,涉及到的年级多,一般情况下每两周召开一次,主要是学习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研究本学科在和谐互助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传达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教育意见等,是对该学科整体的教学活动的指导。而各年级全体学科教师的备课活动才是教学的主阵地之一,每周各个年级的各个学科都会安排固定时间进行集体备课。每周的集备活动一般都是由该年级该学科的备课组老师主持,挂科中层干部参加,每次集备设立中心发言人(各年级备课组老师),有专门的集备课题,并认真做好活动记录。
一、集备的环节:
1、反思上周的教学活动。
这个反思可以是针对一些偶发的教育事件,总结自己比较好的做法,反思自己做的比较失败的地方;也可以是对于自主和谐互助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或有待改进的地方提出自己的意见,然后由全组老师商量,研讨最好的解决方案,这样更易激发出教学“金点子”。
2、中心发言人(各年级备课组老师)发言。
这是本次集备的主要任务,每周集备都要确定一个课题。在集备前的2周,各年级备课组老师一定完成初步的集备任务,即对教材进行分析,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教学过程的设计,相关的典型试题等,并要制作好课件,尤其教学课件中,自主和谐互助五个教学环节(“交流预习”、“互助探究”、“分层练习”、“归纳总结”、“巩固提高”)的体现是否清晰,互助提纲的设置是否合理等。
中心发言人在做好自己初步的集备任务 后,于集备的前两天,先把自己制作的教学课件发给组内的每一位老师,供老师们研究和提出修改意见,然后在集备时,中心发言人先结合教学课件,对教材和学情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确定的教学目标和教材的重难点,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教法和学法的选择,巩固、检测试题的设计等。
3、自由讨论,形成共案,杜绝重难及考点遗漏。
年级同科的其他老师,结合中心发言人的发言及其课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这时老师们都会拿出自己搜集到的相关的教学资源,与所有老师共享。集体的智慧是伟大的,每一课时教案或者是课件都凝结了所有备课组成员的心血。课件上的每一张幻灯片都将是老师们精心设计、修改而成的。
4、征集自主和谐互助教学策略的“金点子”,可以是上课流程的改进,也可以是评价机制的改进,鼓励老师们结合实际,提出自己的好见解。
5、结合近段时间的听课和实际的教学情况,由备课组长或者是挂科干部提出要求或改进意见。
这是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所包括的主要环节,通过集备形成共案后,每一位老师,再根据自己所教班级的特点,学生的学情以及自身的教学风格,对共案进行细化和修改,形成适合于自己的个案。
当然,我们的集体备课不仅仅局限在这短短的一两节课上,更多的时候,我们是时时备课,每一节课下课后,老师一进办公室,交流的第一件事就是课堂上自己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所有的问题都摆在桌面上,或者是让其他老师有可借鉴的地方,或者是警醒其他的老师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二、三种课型课堂环节
新授课程序要求:
自主合谐互助教学程序是构建“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新授课主要有以下五个基本环节:“交流预习”、“互助探究”、“分层练习”、“归纳总结”、“巩固提高”
1、交流预习(5分钟)
(1)学生根据预习作业,在教师的指导下,师友互助提问与这节课相关的知识。
(2)教师一定在此期间仔细观察学生自主预习情况,一定了解哪些问题通过自主预习已经掌握,包括概念、例题、课本习题,哪些问题存在疑问,哪些问题通过师友互助交流解决,在师友交流中遇到的困惑,教师要参与到交流中,掌握整体学生预习情况。
2、互助探究(15分钟)
这是新授课的核心环节,在教师的引导下,要培养学生具备“自主参与、学会探究、学会合作”的学习能力,实现从“我要学”到“我会学”、“我乐学”的转变。主要把握以下几点:
(1)根据教师掌握的预习情况,让预习充分的师友到讲台上讲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给全班展示,让其他组的师友适当补充,多给学生机会,让学生真正展示自己理解的情况,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适当补充,学生讲过的,老师绝不重复讲,真正做课堂的引领者和合作者,帮助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明确考点,并规范解题步骤,注意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渗透与补充。
3、分层练习(15分钟)
(1)教师根据前两项工作情况,用多媒体出示不同难度(可以是课后和考题的变形,可以是教师补充的问题、可以是师友交流过程中的难点)的知识,采用口头或书面练习,可以视本节的难易程度适当拓展和拔高,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得以提高,体现分层和因材施教。
(2)集体交流,基础题让学友讲,较高难度的让师傅帮助学友讲解,教师适当点拔后师友互助解决,鼓励学友思考有难度的练习,并尝试讲解,教师给予鼓励。
4、归纳总结(5分钟)
(1)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本节课的新知识,师友交流总结知识点和解题方法,以及包含的数学思想方法,教师纠正补充点评,给优秀的师友予以表扬,树立典型。
(2)教师总结知识体系,并强调重难考点。
5、巩固提高(5分钟)
(1)根据课堂授课内容及学生掌握情况灵活安排,教师出示2-3道典型过关题,限时让学生完成,当堂检查或师友课后检查,或教师自己检查。
(2)布置下一节课的课堂预习作业,或实践性作业。
复习课的基本流程:
知识回顾
题型讲解
互助提高
当堂作业
总结提升
1、知识回顾(5分钟)
(1)提前让学生总结本单元的知识点,上课展示,其他学生适当补充。
(2)教师出示知识结构图,师友互相提问检查概念定理等知识,教师适当抽查即可。
(3)视单元知识情况可以有知识诊断性练习题,如:简单的判断、选择、填空。
2、题型讲解(10分钟)
(1)教师将已学过的本单元的相关习题进行精选归类,用多媒体展示给学生。
(2)学生根据自己实际情况互相学习互相提问互相讲解,主要是对已学题型的回顾复习。
3、互助提高或分层提高(15分钟)
(1)教师根据本单元的重点、难点、易错点设置各类有梯度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订正,师友互助讲解错题,达到灵活应用和拓展延伸。教师适当补充,对出错多的问题教师看随即补充适当练习加以巩固。
(2)除完成以上工作外,初四教师可根据学生掌握情况适当渗透一些中考题,但要选好难度,选好补充的时机,把中考题适当拆分。
(3)教师对相互讲解过程中表现优秀学生予以鼓励。
4、总结与提升(5分钟)
学生交流本节课的收获,包括知识易错点、规律总结,以及从师或友那里有学会了什么,教师进一步梳理本单元知识结构,强调解题技巧和方法。
5、当堂作业或巩固反馈(10分钟)
(1)教室布置课堂作业一般选取2-3道典型题,学生自主完成,如果时间充分可以课堂订正,师友讲解;
或教师收起来批改,要视题目掌握情况和课堂时间灵活处理。
(2)布置预习性或操作性作业。
讲评课的基本流程:
师友互助
交流质疑
课堂巩固
整理反思
总结提升
1、师友互助(10 分钟)
(1)学生自改。先自己改正测试过程中的错题,找出疑难点,难以理解的地方。
(2)师友互改。自己不能改的或自己还模糊的地方进行师友互助改合作,教师巡视参与及时掌握师友互助不能解决的问题。
2、交流质疑(10 分钟)
(1)教师要针对学生反映出来的普遍性问题进行剖析,围绕试题的知识点、出错的原因进行分析,让学生加深理解,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让师傅交流发言,指出自己在本次测试中出错的原因,以及在于学友交流中没有解决的疑难。
3、课堂巩固(15 分钟)
(1)同位两人合作交流,把出错的题或者本试卷的重点题再讲解,加深巩固。
(2)对于学生反映出来的普遍性问题,教师再课前出好变式题,当堂进行补救练习,加深学生自己对问题的理解,达到举一反三目的。
4、总结提升(5分钟)
(1)师友两人进行总结交流,把存在的疑难点进一步梳理,强化对知识的掌握,巩固已学知识。
(2)教师对所讲知识进行梳理,把重点难点易错点组织整理,融会贯通,所用到的技巧规律思想方法全面没总结,是学生在以后学习中能够得心应手。
5、整理反思(5分钟)
(1)给学生自主消化巩固时间,把错题典型题整理到本上。
(2)个别没有达到融会贯通的学生有一点在讨论的时间。
(3)布置预习作业。或本单元的再练习。
下一篇:我校教师听取即墨28中校长报告会